跨学科融合”视角下体育课程的研究与实施”课题组第四次活动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5/4/28 17:29:26 作者:买微娜 浏览量:29次浏览
水平一·二年级《小篮球——行进间运球》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小学二年级球类活动,都是一些最简单的动作方法和生活实用技能,易学易练。这部分教材只编写了“动作方法”、“动作要点”及“教学建议”等内容,未作“教学重难点”和“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的提示,主要是要适应低年级学生动作发展的实际,尽量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感受球类运动的乐趣,获得一些球类运动的初步知识和方法。因此,球类教学应尽量避免把简单的动作方法教得过细,使教学过程复杂化,影响锻炼效果。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 7 - 8 岁,身体处于快速发育期,骨骼柔韧、肌肉力量弱,协调性待提升,但可塑性强。心理上好奇心足、注意力易分散,表现欲强却怕失败。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积极培养学生主动进取的态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探讨、理解、 发现和创造。帮助学生将身心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合理的运动实践,在不断克服困难中体验运动的乐趣;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培养学生健康和愉快的生活态度,让学生了解身体变化,增强体质,并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
【安全防范】
1.课前安全预防。分析教材中的危险因素,身上不带尖锐物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课中做好安全提示。安排好见习生,检查场地器材。
2.课中安全防范。教师带领学生做充分的准备活动,且在练习时经常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时刻关注练习进程和课堂生成的问题,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3.课后安全措施。操场上无遗漏的器材,避免因无教师管理导致学生课间受伤。
《小篮球——行进间运球》
单位:常州市金坛区华罗庚实验学校滨湖分校 执教:买微娜 上课年级:二年级 学时:1
学习 目标 | 1.学生能够了解行进间直线运球的意义,知道直线运球加速在实战中应用的作用。通过学习,大部分学生能掌握直线运球动作;少数学生能在更快速度中熟练运用动作,一小部分学生能在慢速中完成动作。 2.通过学习,让学生的手控球能力和跑动中运球的身体协调性得到提高;通过体能练习,提高学生的心肺耐力。 3.通过练习与游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并让学生在分组练习中学会合作交流,分享经验。 | ||||||||
学习内容 | 行进间运球 | 重点:前进时手按拍球的位置及球的落点 | |||||||
难点:跑动运球时球的高度及眼看前方 | |||||||||
过程时间 | 过 程 内 容 | 教 师 活 动 | 学 生 活 动 | 运动负荷 | 组织队形及 学练效果预测 | ||||
时间 | 次数 | 强度 | |||||||
准 备 部 分 10分 钟 | 一、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清点人数。 2.师生问好、检查服装。 3.宣布本次课内容及求。 4.安排见习生。 5.强调课堂安全及注意事项。
热身活动 (一)学生沿标志桶慢跑。
(二)裁判操(4×8拍) 1.违例手势 2.犯规手势 3.复习原地运球 跟音乐节奏检验原地运球掌握情况 |
1.教师指定集合地点。 2.检查学生服装。 3.教师宣布本课内容。 4.安排见习生。 5.提醒学生课堂纪律及安全。
1.教师讲解热身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1. 注意慢跑的节奏,结束后进行评价。
1.口令指挥学生进行徒手操练习。 2.口令清晰,有节奏,声音洪亮。 3.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
1.到指定地点集合。 2.体委整队、清点人数。 3.师生问好。 4.明确教学内容。 5.见习生出列旁听。 6.牢记安全问题,遵守课堂纪律。
1.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解练习方法。 2.在练习过程中把握好慢跑的节奏,牢记跑的要求,不要踢到球。 3.结束后进行自评互评。
1.有节奏地进行徒手操练习。 2.充分活动各关避免运动损伤 |
2’
2'
2’
4’
|
1次
1次
1次
3次
|
小
中
中
中
| 四列横队
要求:静、齐、快,精神饱满。 组织:成体操队形散开 要求:注意力集中。
1.要求:队伍齐整,精神饱满。 2.教师声音洪亮,富有感染力。 | ||
设计意图 | 1. 利用“篮球裁判操”进行热身,使学生能够了解比赛中裁判员所判罚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行进间运球打下知识基础以及本节课所要遵守的要求 2. 跟节奏复习原地运球,是为了进一步检验学生对原地运球所掌握的情况,同时也是让学生提前接触运球节奏的变化,为本节课学习打下基础
| ||||||||
基 本 部 分 27 分 钟
| (一)学习:行进间直线运球 【动作方法】向前运球时,目视前方,上体稍前倾,以肘为轴,用力按拍球的后上方,同时后脚蹬地运球行进,球的落点在同侧脚的侧前方,跑动的步伐与球弹起的节奏协调一致。手、臂动作与原地运球相同。 (二) 练习 1. 弓步运球,走一步原地运两次次 2. 学生展示 3 两人一组尝试按拍球后上方向前运球 4 运球——环保知识问答
(二)组织竞赛:森林保卫战 【方法】学生分单数、双数。单数学生运球将大标志桶放倒,双数学生运球将标志桶扶起。规定时间内按数量定胜负。
| 1.教师讲解行进间直线运球的动作方法并示范。
3. 强调动作要点:球的落点在脚尖外侧 4. 按拍球的后上部位,跑动步伐与球弹起节奏协调一致。
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练习。 2.提醒学生球的落点在脚尖外侧 3.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变换练习方式。 4.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练习。 5.注意观察学生动作,及时指导没有掌握的学生。
1.教师组织学生摆放器材。 2.讲解竞赛办法及规则。 3.组织学生比赛。 4.进行鼓励性评价。 5.提前进行安全教育,避免发生危险。 1.教师讲解训练方法,组织学生练习。 |
1.学生认真听教师的讲解,观察教师示范,明确动作要领和方法。 2.体会动作要点。
1.学生跟随教师进行练习。 2.练习过程中注意动作要点。 3.认真练习。等待过程中注意原地运球
1.运球跑或者在规定区域内运球收集代表不同垃圾种类的卡片,并准确分类投放到对应的 “垃圾桶” 中
1. 学生摆放器材。 2. 明确比赛方法及规则。 3. 比赛中注意不要推挤同学。 4. 要求:手拿起标志桶放倒,不能拍打标志桶
|
2’
18’
4’
|
6次
6次
6次
|
中大
中 大
中大
|
€€€€€€€ €€€€€€€ €€€€€€€ €€€€€€€ ?
要求: 1.统一听口令行动,守规则。 2.注意安全,坚持到底不放松。
| ||
设计意图 |
1. 本节课基本部分,基于“学、练、赛、评”一体化,从单一的身体练习到组合练习,再到以“森林保卫战”游戏进行比赛检验,环环相扣,以此来突破本课的关键问题:前进时手按拍球的位置及球的落点、跑动运球时球的高度及眼看前方。同时让学生明白保护森林人人有责!养成环保的行为习惯!
| ||||||||
体 能 大 本 营 |
(四)体能训练 1 直臂支撑单手拨球绕标志桶转圈 脚夹球左右摆
| 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要求完成挑战。 2.教师巡回指导加油打气。 | 1.认真进行体能练习 |
3’
|
7次 |
大 |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安全有序练习。 | ||
设计意图 | 本环节通过完成趣味体能的形式,促使学生积极练习,让学生在愉悦的身心体验中发展了学生上肢及腹部力量。 | ||||||||
结 束 部 分 3 分 钟 | 1.放松拉伸 2.小结,课后作业布置 3.器材收集 4.师生再见 | 1.教师整队。 2.教师播音乐,放松拉伸练习。 3.课堂总结。 4.安排学生收还器材。 5.师生再见。 | 1.集合快、静、齐。 2.跟随老师一起进行放松操练习,舒缓情绪。 3.认真听讲,回顾本课自己的学习情况,并做自我小结。 4.归还器材 5.师生再见 |
3’
| 1次 |
小
|
组织:四列横队 要求:静、齐、快
| ||
设计意图 | 音乐中充分拉伸,放松肌肉,达到解除疲劳、身心愉悦的效果。总结课堂所学,引导学生积极反思,有效自评,提升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做一个守规则的好公民。布置课外作业,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落实“校内、校外”一小时锻炼。 | ||||||||
安全知识技能教育: 身上不携带坚硬物品;练习中如感到身体不舒服时,需及时报告老师。 | 群体练习密度预计 | 85%左右 | 平均心率 | 场地器材:篮球场,音箱一台,篮球若干、标志盘若干个。 | |||||
个体练习 密度预计 | 55%左右 | 140-160次/分钟 | |||||||
课外作业:行进间运球S形跑 1. 自己设定距离进行练习 2. 请父母或同伴下达启停的指令进行练习 | 课后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