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校级课题>>2024学年>>“跨学科融合”视角下体育课程的研究与实施>>活动过程>> 文章
跨学科融合”视角下体育课程的研究与实施”课题组第四次活动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5/4/28 17:29:26 作者:买微娜 浏览量:29次浏览

水平·年级《小篮球——行进间运球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小学二年级球类活动,都是一些最简单的动作方法和生活实用技能,易学易练。这部分教材只编写了动作方法动作要点教学建议等内容,未作教学重难点易犯错误与纠正方法的提示,主要是要适应低年级学生动作发展的实际,尽量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感受球类运动的乐趣,获得一些球类运动的初步知识和方法。因此,球类教学应尽量避免把简单的动作方法教得过细,使教学过程复杂化,影响锻炼效果。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 7 - 8 岁,身体处于快速发育期,骨骼柔韧、肌肉力量弱,协调性待提升,但可塑性强。心理上好奇心足、注意力易分散,表现欲强却怕失败。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积极培养学生主动进取的态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探讨、理解、 发现和创造。帮助学生将身心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合理的运动实践,在不断克服困难中体验运动的乐趣;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培养学生健康和愉快的生活态度,让学生了解身体变化,增强体质,并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

【安全防范】

1.课前安全预防。分析教材中的危险因素,身上不带尖锐物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课中做好安全提示。安排好见习生,检查场地器材。

2.课中安全防范。教师带领学生做充分的准备活动,且在练习时经常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时刻关注练习进程和课堂生成的问题,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3.课后安全措施。操场上遗漏的器材,避免因无教师管理导致学生课间受伤。


《小篮球——行进间运球》

单位:常州市金坛区华罗庚实验学校滨湖分校     执教:买微娜   上课年级:二年级   学时:1

学习

目标

1.学生能够了解行进间直线运球的意义,知道直线运球加速在实战中应用的作用。通过学习,大部分学生能掌握直线运球动作;少数学生能在更快速度中熟练运用动作一小部分学生能在慢速中完成动作。

2.通过学习,让学生的手控球能力和跑动中运球的身体协调性得到提高;通过体能练习提高学生的心肺耐力

3.通过练习与游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并让学生在分组练习中学会合作交流分享经验

学习内容

行进间运球

重点:前进时手按拍球的位置及球的落点

难点:跑动运球时球的高度及眼看前方

过程时间

   

   

   

运动负荷

组织队形及

学练效果预测

时间

次数

强度


10分

一、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清点人数。

2.师生问好、检查服装。

3.宣布本次课内容及求。

4.安排见习生。

5.强调课堂安全及注意事项。

 

热身活动

(一)学生沿标志桶慢跑

 

 

(二)裁判操(4×8拍)

1.违例手势

2.犯规手势

3.复习原地运球

跟音乐节奏检验原地运球掌握情况

 

1.教师指定集合地点。

2.检查学生服装。

3.教师宣布本课内容。

4.安排见习生。

5.提醒学生课堂纪律及安全。

 

 

 

1.教师讲解热身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1. 注意慢跑的节奏结束后进行评价

 

 

 

1.口令指挥学生进行徒手操练习

2.口令清晰,有节奏,声音洪亮。

3.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1.到指定地点集合。

2.体委整队、清点人数。

3.师生问好。

4.明确教学内容。

5.见习生出列旁听。

6.牢记安全问题,遵守课堂纪律。

 

 

1.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解练习方法

2.在练习过程中把握好慢跑的节奏牢记跑的要求要踢到

3.结束后进行自评互评

 

1.有节奏地进行徒手操练习

2.充分活动各关避免运动损伤

 

 

 

 

 

2’

 

 

 

 

 

 

2'

 

 

 

 

 

2’

 

 

4’

 

 

1次

 

 

 

 

 

1次

 

 

1次

 

 

3次

 

 

 

 

 

 

 

 

 

 

 

 

 

 

 

 

 

四列横队

 

要求:静、齐、快,精神饱满。

组织:成体操队形散开

要求:注意力集中。

 

 

 

 

 

 

1.要求:队伍齐整,精神饱满。

2.教师声音洪亮,富有感染力。

设计意图

1. 利用“篮球裁判操”进行热身,使学生能够了解比赛中裁判员所判罚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行进间运球打下知识基础以及本节课所要遵守的要求

2. 跟节奏复习原地运球,是为了进一步检验学生对原地运球所掌握的情况,同时也是让学生提前接触运球节奏的变化,为本节课学习打下基础

 

 

 

 

 

 

 

27

 

 

 

 

 

 

(一)学习行进间直线运球

动作方法】向前运球时,目视前方,上体稍前倾,以肘为轴,用力按拍球的后上方,同时后脚蹬地运球行进,球的落点在同侧脚的侧前方,跑动的步伐与球弹起的节奏协调一致。手、臂动作与原地运球相同。  

练习      

1. 弓步运球走一步原地运两次

2. 学生展示

3  两人一组尝试按拍球后上方向前运球

4  运球——环保知识问答

 

 

(二)组织竞赛森林保卫战

方法学生分单数、双数单数学生运球将大标志桶放倒双数学生运球将标志桶扶起。规定时间内按数量定胜负

 

1.教师讲解行进间直线运球的动作方法并示范

 

3. 强调动作要点球的落点在脚尖外侧

4. 按拍球的后上部位跑动步伐与球弹起节奏协调一致

 

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练习

2.提醒学生球的落点在脚尖外侧

3.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变换练习方式

4.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练习

5.注意观察学生动作及时指导没有掌握的学生

 

 

 

1.教师组织学生摆放器材

2.讲解竞赛办法及规则

3.组织学生比赛

4.进行鼓励性评价

5.提前进行安全教育避免发生危险

1.教师讲解训练方法组织学生练习

 

1.学生认真听教师的讲解观察教师示范明确动作要领和方法

2.体会动作要点

 

 

 

 

1.学生跟随教师进行练习

2.练习过程中注意动作要点

3.认真练习等待过程中注意原地运球

 

1.运球跑或者在规定区域内运球收集代表不同垃圾种类的卡片,并准确分类投放到对应的 垃圾桶

 

 

 

 

 

 

1. 学生摆放器材

2. 明确比赛方法及规则

3. 比赛中注意不要推挤同学

4. 要求:手拿起标志桶放倒,不能拍打标志桶

 

 

 

 

 

 

2’

 

 

 

 

 

 

 

 

 

18’

 

 

 

 

 

 

 

 

 

 

 

 

 

 

4’

 

 

 

 

 

 

 

 

6次

 

 

 

 

 

 

 

 

6次

 

 

 

 

 

 

 

 

 

 

 

 

 

6次

 

 

 

 

 

 

 

 

中大

 

 

 

 

 

 

 

 

 

 

 

 

 

 

 

 

 

 

 

 

 

中大

 

 

 

 

 

 

 

 

 

 

?

 

 

 

 

 

 

 

 

 

 

 

 

要求:

1.统一听口令行动,守规则

2.注意安全,坚持到底不放松。

 

设计意图

 

1. 本节课基本部分,基于“学、练、赛、评”一体化,从单一的身体练习到组合练习,再到以“森林保卫战”游戏进行比赛检验,环环相扣,以此来突破本课的关键问题:前进时手按拍球的位置及球的落点、跑动运球时球的高度及眼看前方。同时让学生明白保护森林人人有责!养成环保的行为习惯!

 

 

体能训练

1  直臂支撑单手拨球绕标志桶转圈

脚夹球左右

 

 

 

 

 

 

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要求完成挑战。

2.教师巡回指导加油打气。

1.认真进行体能练习

 

 

3’

 

 

 

7次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安全有序练习。

设计意图

本环节通过完成趣味体能的形式,促使学生积极练习,让学生在愉悦的身心体验中发展了学生及腹部力量。

3

1.放松拉伸

2.小结,课后作业布置

3.器材收集

4.师生再见

1.教师整队。

2.教师播音乐,放松拉伸练习。

3.课堂总结。

4.安排学生收还器材。

5.师生再见。

1.集合快、静、齐。

2.跟随老师一起进行放松操练习,舒缓情绪。

3.认真听讲,回顾本课自己的学习情况,并做自我小结。

4.归还器材

5.师生再见

 

 

 

 

 

 

3

 

1

 

 

 

 

 

 

 

 

 

组织:四列横队

要求:静、齐、快

 

 

设计意图

音乐中充分拉伸,放松肌肉达到解除疲劳、身心愉悦的效果。总结课堂所学,引导学生积极反思,有效自评,提升技能的同时引导学生做一个守规则的好公民。布置课外作业,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落实“校内、校外”一小时锻炼。

安全知识技能教育:

身上不携带坚硬物品;练习中如感到身体不舒服时,需及时报告老师。

群体练习密度预计

85%左右

平均心率

场地器材:篮球场,音箱一台,篮球若干、标志盘若干个。

个体练习

密度预计

55%左右

140-160/分钟

课外作业:行进间运球S形跑

1. 自己设定距离进行练习

2. 请父母或同伴下达启停的指令进行练习

课后反思:

 

 

 

 

 

 

 

 

 



  • 站点统计:
  • 昨天访问:1413
  • 今天访问:50
  • 本月访问:30275
  • 上月访问:76989
  • 访问总数:379107
  • 会员总数:78
  • 文章总数:279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杨贺巷路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