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华罗庚实验学校滨湖分校!2025年5月20日  |  星期二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校级课题>>2024学年>>新教育理念下基于课本插图构建低年级语文读写绘体系的实践研究>> 文章
“新教育理念下:基于课本插图构建低年级语文读写绘体系的实践研究”课题组第1次活动报道

发布时间:2025/4/11 15:00:17 作者:陈俊霞 浏览量:143次浏览

聚焦核心素养 探索趣味课堂              

     为深入探索低年级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模式,提升教师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课题组开展了以“聚焦核心素养,构建趣味课堂”为主题的课例研讨活动。本次活动围绕统编版一年级下册《棉花姑娘》一课展开

课例展示:情境浸润,趣学共生

    陈俊霞老师“猜谜激趣”为切入点,巧妙引出课题。通过“叫花不是花,开的白花花”的谜语,引导学生观察“棉”字的构字特点,结合生活情境(棉布、棉衣、棉被)理解棉花的价值,自然渗透“学语文、用语文”的理念。  

   “初读寻因”环节,陈老师借助课文插图创设情境:“棉花姑娘低着头,眉头紧皱,她怎么了?”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提取关键信息,结合“蚜虫”的科普视频,体会“可恶”“多么盼望”等词的情感内涵。

课堂中,陈老师紧扣“请求与回应”的对话主线,通过分角色朗读、情境配音、小组合作等形式,引导学生感受棉花姑娘的急切心情与动物医生的真诚回应。朗读指导层层递进:从读准轻声词“姑娘、燕子”,到抓关键词“忽然、惊奇”体会语气变化,再到通过语速、表情演绎角色情感,学生在趣味朗读中实现语言积累与思维发展。  

微信图片_20250314134146.jpg  

  

研讨交流:思维碰撞,策略提炼

在评课环节,教研组充分肯定了陈老师设计的三大亮点:  

1. 以“趣”为径:谜语导入、角色扮演、动画配音等活动贴合儿童心理,激发学习内驱力;  

2. 以“读”为核:通过梯度式朗读指导(正确→流利→有感情),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提升表达能力;  

3. 跨学科融合:将汉字文化、科学常识(动物捕虫特点)自然融入语文学习,体现“大语文”视野。  

教研组长史老师总结指出:“语文课堂需在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找到平衡点,既要夯实识字、朗读等基础能力,也要通过情境创设让知识‘活’起来。”  

微信图片_20250314134206.jpg

总结展望:深耕课堂,向美而行

   本次活动为低年级语文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范式:通过童趣化的活动设计、沉浸式的语言实践、跨学科的资源整合,实现核心素养的落地。未来,课题组将继续以课例研究为载体,探索“双减”背景下“减负增效”的教学新样态,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语言发展与生命成长的沃土。 

微信图片_20250314134221.jpg




  • 站点统计:
  • 昨天访问:879
  • 今天访问:627
  • 本月访问:29439
  • 上月访问:76989
  • 访问总数:378271
  • 会员总数:78
  • 文章总数:277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杨贺巷路8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