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校级课题>>2024学年>>“结构化”视域下小学数学新教材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活动过程>> 文章
关于“结构化”视域下小学数学新教材的“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课题组第3次活动的报道

发布时间:2025/3/14 17:54:40 作者:沙谦 浏览量:102次浏览

探索算法多样化,提升口算能力

2025年3月13日下午,滨湖分校欧阳小娟老师在二(4)班执教了一节数学公开课,主题为《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旨在通过多样化的算法探索和丰富的课堂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口算技巧,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情境导入 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伊始,欧阳老师以“跳绳比赛”为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小红比小华多跳23下,小军比小华多跳28下,小红和小军分别跳了多少下?”这一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算法探索奠定了基础。

算法多样化  培养数学思维

在探索45+23和45+28的口算方法时,欧阳老师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算法。学生们踊跃发言,提出了多种口算方法,例如:

  1. 将45拆成40和5,23拆成20和3,先算40+20=60,再算5+3=8,最后60+8=68。

2.将23拆成20和3,先算45+20=65,再算65+3=68。

3.在计算45+28时,先算45+20=65,再算65+8=73,强调进位的重要性。同时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算法的优缺点,帮助学生理解算法的多样性,并鼓励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

分层练习  巩固提升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欧阳老师设计了分层练习题:

1. 基础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帮助学生掌握不进位和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2. 拓展练习:通过“估一估,算一算”活动,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并验证口算结果的准确性。

3. 游戏PK:通过游戏激发学习的乐趣,从而巩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以及学会判断是进位加还是不进位加。

课后,数学组所有成员进行了评课议课,杨校肯定了欧阳老师本节课中的亮点,例如情境导入、算法探索、分层练习等环节,都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口算能力和数学思维。同时也提出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开放性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建议我们将继续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数学学习体验。


  • 站点统计:
  • 昨天访问:1276
  • 今天访问:2
  • 本月访问:46260
  • 上月访问:34961
  • 访问总数:318103
  • 会员总数:78
  • 文章总数:247

地址:常州市金坛区杨贺巷路866号